你對工業設計的誤會有多深?
有一天,我問了身邊的朋友一個問題。
如果要你用一種顏色去形容工業設計,你第一個想到的顏色會是什么?
有人說,是灰色。
有人說,是白色。
也有人說,是黑色的。
提到工業設計,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冷色調。
好像在大多數人的眼里,工業設計,就是冷冰冰的一堆鐵塊。
但其實,工業設計,也是有溫度的。
那到底什么樣的設計才是有溫度的優秀設計呢?
著名德國設計師Dieter Rams就曾提出過優秀設計的十條準則,其中的三條尤為重要。
好的設計是誠實的
日本有一位工業大師叫柳宗理,他的設計通常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到的東西:公交站亭、椅子,甚至還有勺子。
柳宗理游走于日本各地,了解當地人的生活,在民間工藝中看到了生活的真諦和人性化的重要性。在此基礎上,他將生活和人性融入到作品當中。因此,也成為了日本工業設計第一人。
他認為“美是有用的,但設計不需要純粹為美感,功能絕對排在首位”。
就以他作品中最受歡迎的蝴蝶凳來說。
蝴蝶凳
蝴蝶凳顧名思義,長得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。
凳子中減少直線條的出現,幾乎都是曲線。避免了直線的僵硬,使凳子變得更加柔和。軸心將兩片一模一樣的壓膜夾板連接在一起,下部用金屬螺絲和金屬棒加固,形成一個終極穩定結構。
既能經受得起重物,又耐用。同時,經典簡潔的造型也賦予了這款凳子不過時的優點。
但如果你認為柳宗理的作品僅僅如此,那你也太小看工業大師的功力了。
其實柳宗理的作品能站穩第一的位置,他對作品的“較真”也是很多設計師望塵莫及的。
為了給使用者最直觀的體驗,他堅持使用最本真也最貼近作品的方法——以“手”設計。
柳宗理正在以“手”設計的照片
手同樣是身體中最誠實的部分,對于物品的觸感來說,它最直接也最敏感。
用手感體會、用手感思考、用手感修正。如果手感上有一丁點的不舒服,則要馬上進行修改,即使是修改幾百幾千次。也正是因為這樣,他的設計時間通常要長達一兩年甚至更長。
但大家愿意等待柳宗理的作品,因為,誠實的設計,值得等。
這樣的設計,詮釋了設計師內心的溫度。
好的設計需要“魔鬼在細節”
細節決定成敗,這句俗語在設計界中也絕對實用。
細節的溫度,是最能讓人感到驚喜,也最讓人心動的。
好的設計是盡可能的無設計
有人可能會提出疑問,設計就是設計,這句話不是自相矛盾嗎?
其實無設計并不是說不設計,這中間省卻了兩個字,“無負擔設計”才是無設計的正確解釋。
這就需要設計師高深的功力,以人為本,洞察使用者的感知系統。
前文提到的德國建筑師密斯·凡德羅也曾說過:“少即是多”。
負擔越少,使用者對產品的完美感觸則越多。
德國設計師康斯坦丁?格里奇的設計風格就非常地推崇極簡風與優質體驗感的相互結合。
他的作品一向純粹又嚴謹,對于他的作品,人們既可以感受到設計的精妙,又能感受到他的作品帶給使用者的極度舒適感。
椅座不像普通椅子是平直的,而是做成符合人體工學的弧度。椅背直接做成了弧形圓柱,既可以減少腰部的負擔,也可以增加手扶椅背時的舒適感。
四個椅子腿的長度也隨著座椅的弧度有所不同,既穩定又美觀和諧。
但康斯坦丁?格里奇的簡約也不是隨便幾分鐘就完成的,而是從繁雜的程序中探索出來的。
他的每件作品都經過了千百次的實踐和改善,比如他的ChairOne,就經過了三年時間的錘煉。
也正是因為他的極簡設計理念和對作品追求極致的精神,也使得他獲得了國際上不少的認可。
即使是極簡風設計,也是有它獨有的溫度的。
無負擔才是設計的終極要義
著名設計師 Don Norman曾在他 1993 年出版的著作《日常的設計》中就提議過,“設計應該是人類提出,科技服從”。
手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科技,它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?!霸O計”看起來不是廠商或消費者關注的手機特性,但當手機有了“設計”,我們才突然發現,原來手機也可以是有溫度的。
那些驚為天人的“鬼才設計”,無一不是遵從了這一原則而成為時代經典,一加7 Pro正是這樣一款“服從于使用者的手機”。
“產品是與人產生關聯的事物,優秀的工業設計應該給人無負擔、輕松自在的感受?!币患邮謾C創始人劉作虎深諳產品設計的終極要義。他提出的“無負擔”產品理念意味著, 剔除華而不實的裝飾,將更多的精力傾注到對做工和細節的執著。手機里面沒有廣告,不做無意義的預裝,真正從功能出發幫助用戶解決問題,不靠過多地“炫技”來增加用戶負擔。
而這種“無負擔”的產品理念被貫徹到一加7 Pro的每一個細節之中。
首先是環繞機身的曲線設計。
高迪說曲線是屬于上帝的,而一加7 Pro,不僅運用了四曲面屏幕,手機背部的流光弧面造型也對曲線致以了最高的敬意。
著名建筑設計師貝聿銘老先生也說過:“讓光線來做設計”。一加7 Pro 完美的曲線造型,正是通過光影的效果去判斷的。
為了保證手機能呈現出最完美的光影,一加的工程師在調整手機中框和背部弧度時,每兩度就要做一個模型,就這樣一個個角度去嘗試,最終才找到了那條完美的弧線。
此次,一加7 Pro推出了三種顏色:星霧藍、曜巖灰、皓月金。而為了與光線進一步互動,鍍膜工藝從單次鍍膜變為雙向雙次鍍膜,使得曜巖灰在光線下更加靈動、豐富。
精心制作的弧面組合讓一加7 Pro順滑得仿佛沒有盡頭,極致簡約又讓人難以忘懷。
這種感覺是可以感受得到的,因為產品是誠實的,在你握著它的那一刻,“它會自己說話”。對工業設計保持誠實,是尊重一個產品本來應該有的樣子,而不是用很多“炫技”。
誠實的設計會完美服務于產品功能,體現產品本身。就像一加7 Pro的四曲面設計,它讓手機在視覺和握感上依然纖薄,即便長時間握持也依舊舒適,仿佛和手掌融為一體。
始終圍繞使用者的感官體驗進行視覺打磨,是一加手機ID設計的首要法則。
因此,對一加而言,視覺設計并不是設計的全部,在觸覺上,一加也為使用者詮釋了“可以感知的美”。
作為行業內,第一個將“手感”引入大眾視野的品牌,一加對后蓋材質的手感有著極高的要求。
從去年開始,一加就在手機后蓋引入了玻璃表面化學蝕刻的特別工藝——通過納米刻蝕去賦予后蓋玻璃一種特殊的質感。而這種獨特的 AG 玻璃工藝,在一加7 Pro 身上再次升級,通過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去調整玻璃表面的霧度和細膩度,讓手機后蓋在朦朧中保留了玻璃的通透和深遂感,實現“絲滑”的感受,就像在撫摸一匹質地精良的綢緞。
除了這一切外在的細節拿捏,一加7 Pro所倡導的無負擔,還體現在日常的交互當中。
一加認為無負擔的交互體驗,應該體現在手機的反應能如你所想,不被任何的卡頓或者不流暢打擾。
而為了實現這樣一種“無負擔的快”,一加7 Pro采用了最頂級的驍龍855處理器,全球首個90Hz 2K+ AMOLED全面屏,以及UFS 3.0閃存。這樣的頂尖配置為輕快流暢提供了基礎,再結合簡潔高效的氧OS系統,一加7 Pro確實有底氣說自己將輕快流暢推向一個新紀元。
而最難能可貴的是一加能在產品中,納入“器具”與“人”之間的新關系。而這層關系中的去繁就簡,是一加對生活的思考。
劉作虎在一次演講中提到,他花了99%的時間去打磨細節。這里的細節,更多的是一加手機在對生活極致洞察后不斷做出的“減法”。
7 Pro新增的“禪定模式”就是一加對極簡設計哲學的集中體現——下拉菜單一鍵開啟后,除了緊急呼叫、接聽來電,手機不能進行其他操作。你的手機只在被需要時迅速響應你的需求,除此之外它并不過度入侵和干擾你的生活。
在手機廠商紛紛想要霸占用戶時間的當下,“怎么樣讓用戶用起來更幸福,真的回歸到家人和朋友?!笔且患訉κ謾C最淳樸的思考。
就像柳宗理說的一樣——“美是一種對愛用者表示感謝的標記?!?/span>
而“無負擔”就是一加對“美”最完整的詮釋。
長沙工業設計、產品設計的相關資訊: